-
随州作为湖北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,虽然拥有一定的工业基础,但相对于一些大城市来说,可能没有像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城市那样的大国企。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:
1. "历史原因":随州的历史并不悠久,其发展历程相对较短。在计划经济时期,大国企的布局更多集中在一些历史悠久的工业城市。
2. "地理位置":随州位于湖北省中部,地理位置相对偏远,交通不如一些沿海或省会城市便利,这可能会影响大企业的投资和布局。
3. "产业结构":随州的产业结构可能以中小企业为主,而大国企往往需要较大的投资和规模效应,这需要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。
4. "政策导向":在改革开放初期,国家重点支持沿海地区和部分内陆城市的大国企发展,而随州可能没有享受到同样的政策红利。
5. "市场环境":大国企往往需要稳定的市场环境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,随州的市场环境可能尚未达到大国企的布局要求。
需要注意的是,这些原因并非绝对,也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情况。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和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,随州也有可能吸引到更多的大国企投资。举报 -
我是襄阳微闻,很高兴接受,我觉得“随州为什么没有大国企”这个问题不准确,比如湖北齐星汽车车身股份有限公司属国有参股大型股份制企业,年纳税过亿元,属于大型国企。改为:随州为什么大型国企少,我觉得更准确。
随州为什么大型国企少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:
一是历史的原因。解放初期,大型国企一般布局在大中城市,三线企业大多建在山区,后来也搬迁到大中城市。看看随州的历史就明白了,随州以前叫随县长期归襄阳地区管,1994年11月随州市成为省直管县级市,由襄樊代管;2000年随州市成为地级市,原县级随州市改名曾都区,代管广水市。2009年,国务院批准随州市重新设立随县。
二是现在的原因。历史上,随州有挂车厂、锅厂、磷肥厂、客车厂、纺织厂、汽车改装厂等16家国营企业没有做大做强,在改革中绝大多数不存在了。这些年,很多大型国企在全国各地布局,估计随州的优势不大、工作力度也不大,所以也没有招来大型国企。
三是关键看以后。随州要确定好自己要发展哪些主导产业,针对性的去招大国企、大集团、大外企,比如随州的汽车改装产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,可以围绕汽车产业的上下游面向大国企招商。同时,也要注重培育壮大本地现有的国企,双管齐下,大国企少的局面一定会改变。
举报 -
举报